已經許久沒有動筆寫影評(大約有半年吧!),有一部分是最近看的電影都無法使我太感動、
另一部分是我太忙了。
上個禮拜六我去看了其穎姐姐與她的朋友所合拍的電影《婚禮》,老實說一開始聽到是由
教會-火把行道會所策劃的電影我有點退怯,雖然我自己大學時期有一段時間常去《信望愛
社》團契,但我一直沒有受洗,也不覺得自己是真正的基督徒,然而最後我還是去了,其
實真的很巧,因為我真的忘記這件事情了(請原諒我接一大堆商演),直到7/23電影上映當
天,我人在光華商場準備下午的轉播,無意間點開FB,才發現上個禮拜其穎姐姐的留言,
定神一看,驚覺:「阿這不就是今天嘛!?」,也還好那天我人在光華商場,不然不知道來不
來得及趕過去。
一開始看到《婚禮》的大幅海報時,我先入為主的認為這是個感人的愛情故事,但故事開
始五分鐘後,我才了解,這並不是傳統的都會愛情故事,甚至嚴格講,根本不太算是愛情
故事,因為男女主角從一開始就已經要結婚了。
故事的主幹相當簡單,男主角ED與女主角蘇菲亞要結婚了,但就在準備婚禮、挑選婚禮的
地點、服裝、花飾等時,兩人產生了些許摩擦,進而引發一連串事件。
其實我一直覺得都會愛情故事是最好寫的劇本、卻也是最難寫的劇本,就好像料理界的蛋
炒飯,我們每個人都談過戀愛,但當我們要刻畫出一個能打動人心的愛情故事,卻不是簡
單的事情,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婚禮》的劇本與對話相當細膩,他是那樣的平實卻貼近
人心,看著ED在跟蘇菲亞告解說他一直都不懂也不曾去探索過她真正想要與嚮往的是甚麼
時,讓我想到了好多的回憶,如果一段對話能夠讓觀眾想起自己的故事,我想那就很成功
的劇本了!尤其當蘇菲亞從裝滿冰淇淋的袋子中拿出兩個冰淇淋道:「我喜歡這個,而我知道
,你喜歡這個!」時,更是讓我感動得起雞皮疙瘩,如此簡單平淡的一句對白,卻能細膩
深刻的刻劃出蘇菲亞平常體貼細心的個性。
還有一個橋段我非常喜歡,那就是當蘇菲亞的同事問她說,每次工作都這麼晚,怎麼還不
回家休息時,蘇菲亞回答:「有時候我覺得這個位置反而更像是我的家。」
這段話寫實的反映出我們每個人都眷戀習慣的現狀而對陌生的未來有或多或少的恐懼,
如果說人的最終理想是上天堂,那愛情的最終理想就應該是結婚了,但蘇菲亞面對著
這樣的「最終理想」卻有著難以言喻的陌生與恐慌。
《婚禮》的最後是一個很典型的開放式結局,我們不知道男女主角最後有沒有繼續在一起,
,我想在劇終的那一瞬間,男女主角與觀眾都一起成長了,而我們是否成長到足夠成熟去
面對並擁有一段婚姻,這個答案,就只有自己在心中回答了。
此外,我覺得《婚禮》的傳教意味並不濃厚,雖然有些許場景是在教會,但完全不會給我
與另一位佛教徒友人趕到任何違和感,所以我衷心希望火把行道會電影團隊能夠繼續在台
灣其他地方巡迴播放或是把電影上傳到Youtube跟大家分享!